男生一定是懂IT技術的嗎?

花費一個月時間匯總了 Windows 使用基本技能,希望給開始使用電腦、低效率的朋友一些指引,具備基本的網絡素養。
在苦惱想著該如何分享才能讓這些朋友主動來學習。因為我們主動學習的動力被一些錯誤認識扼殺了。

  • 理科生比文科生容易學會使用電腦;
  • 男生比女生更(應該)懂得使用;
  • 網絡素養是程序員、Hacker 才具備的,普通用戶沒必要;
  • 毫無防備地被一個大問題擋住了去路,從此避而遠之,好像「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繩」;

或許還有更多。

先來看第一條誤點。文理分科本身就是一個糟粕(本就不應該存在這樣的東西),但我們把學習動力缺失的責任完全推卸到教育制度存在問題上,並不會因此找回,除了吐槽、埋怨,沒有任何實質性行動來改變這種被動。反而更加消極,加深了這一誤區。
所謂的理科生學數學、物理、化學,條理比文科生清晰,邏輯思維更強;難道文科生學習地理、歷史就不需要嗎?寫作還得事先想想行文條理安排,論述還得有合理的邏輯。

所以,是否容易學會使用電腦與文/理沒有關係。無論文理學生,都應該懂得一定的電腦技能,且不論那些在具體專業領域的特殊技能,因為它們的特殊性都架構於一般性基礎之上。一般性就像大樓的地基,地基不紮實、不穩定,就想直接先加蓋上層,大樓不倒才怪。

第二條,男生比女生更(應該)懂得使用。關於電腦使用,沒有「某人應該具備這種技能」,電腦對每個使用者是平等的。

第三點,網絡素養是《網絡素養 :數字公民、集體智慧和聯網的力量》(Net Smart : How to Thrive Online, by Howard Rheingold)提出的:

這本書將介紹五種正在改變我們這個世界的素養(literacy):注意力(attention)、參與力(participation)、合作力(collaboration)、對信息的批判性接收(垃圾信息辨識術)、智慧結網(network smart)。當有足夠多的人學會並且能夠熟練的使用這些技術之後,健康的新經濟、政治、社會、以及文化將會由此而出現。而假如這樣的素養不能夠在我們的社會中得到傳播,那麼我們將會自我淹沒在錯誤信息(misinformation)、缺乏信息(disinformation)、廣告(advertising)、垃圾信息(trivia)當中。

互聯網世界屬於每一個公民,不只是程序員、Hacker 的美食。如果把五種素養按照重要度遞減(利用互聯網的層次遞增)排序,我認為第一位應該是注意力。我們把大量時間浪費在追肥皂劇、玩網游、不停地刷新微博和朋友圈,沒有及時獲取新信息就焦慮,十分渴望在網絡上得到別人的關注。卻把一本本需要閱讀的書扔在一邊;查閱資料時時跑偏,回不到原來的目標;把一件件工作、生活計劃總要拖到 deadline 之後。

除了管理自己的注意力,對信息的辨識(謠言、騙錢虛假短訊和電話、流氓軟件、網站)應該是我們需要具備的第二素養。第三、第四是參與力、合作力,遠程辦公、協作討論相關的各種產品已層出不窮,可見利用互聯網參與合作很重要。最後是智能結網。

第四點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。在使用電腦時我們似乎容忍不了出錯,尤其在 deadline 臨近的時候,更加手忙腳亂,到處亂投醫。如果能及時解決,還可以暫時原諒電腦。反之,折騰越多錯誤卻越糟糕,這種壞情緒容易被帶入其他情境。事後,即使別人主動教方法,因為怕麻煩已無心去學;如果操作稍微繁瑣,就沒有耐心繼續下去。

出現錯誤並不一定是壞事,就像我們進入一間黑屋,一步步向前挪動,碰到桌椅擋住去路,我們會自覺地往其他方向移動。桌椅就是那些出現的錯誤,為我們指明了正確方向、錯誤方向。使用電腦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大都比較明顯,會有錯誤提示對話框,一般 Google 對應的錯誤信息/代號就可以有辦法。